设置

关灯

第四章 花魁姓顾,满门抄家的顾 (1 / 1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戏啊,有时就比戏里说书的还出彩。

        就在那六月十五的夜里,富春江上发生了件大事。应天按察使姚镇传钦差的旨,突然带着手下知府衙门镇守衙门,以肃清官场为由,开展全城大搜捕——不论文武官员品级高低,凡是在富春江上逛妓院玩婊子的一律逮捕,押到衙门听候发落。而那些戏子婊子,则一律拘押训导,也不管押在牢狱里骚不骚。

        连夜审问才知道,既有京城的,也有湖广两江的、到处来办差都有。瓜牵藤,藤连根,除了贿赂送礼便是私运盐钱,都是朝廷明令禁止的勾当。一时间,满朝文武都在为富春江宿妓一事议论纷纷。六部弹劾高甫的奏章,雪片似的飞向御案,教那京城里的皇帝踌躇万分。

        此举震动帝京,暴风眼儿里头的雁王一行也难逃纷扰。

        这夜,姚镇在衙门后院逮住正要走的徐令,恭敬地鞠了一躬,才问道:“我瞧刑部的条折,说是应押进京严审问罪......但按王爷的意思,是就地正法,以防翻案。你们那边准备如何?何时升堂?”

        徐令抬头,望了望暮色四合的天,以及隐没在云彩后的月亮。“重泽你看着些,别死在牢里了,尤其渡春里头的人。”

        姚镇一愣,茫然看他,不知何意。忽然,一张脸浮上心头,才明白过来徐令口中所指何人。

        御史令是跟着雁王的老人了,自幼时便随侍左右,他都要唤一句小公子,几近代表着王爷的意思。他便顺着往下说:“拘他们是护他们呢,可这事也不好解释.....要我是那位小公子,怕也得责怪王爷是个逢场作戏,拿自己牵线的混账啊.....”

        徐令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却没继续说下去,而是另起了话头:“高甫老狐狸滑不溜秋的,当了七八年父母官,没圣旨是动不了他的。为了逼皇帝老儿拿出御剑就地正法,王爷把这一片的官全给得罪干净了。太急躁了这回......此举做的仓促,思虑又不周备.....抓得官里边有两个四品,七个六品,倘若这些人在京城寻事使绊子,造流言,不日王爷登基恐会吃亏......小公子又那个脾性,瞒着这个瞒那个,怕被王爷知晓。你说王爷能不知道吗!他急着翻案啊。”

        姚镇看他都上火,低声解释道:“小公子怕是习惯了单枪匹马,这么些年身边也没个说话的人,万般只得靠自己......哎,就目前这二位拧巴的状态,你不说,我不问。生了嫌隙更要出大事。明瑜你怎么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