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章 空欢喜 (1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武德末年时,李渊为帝,李建成为太子,而李世民为亲王,那时居于天策府的李家兄弟间还没有那么多的利益瓜葛,自然手足和睦。

        而自打入了贞观年后,李世民登基称帝未久,各皇子间又都年幼,尚不晓事,兄弟之情也还尚存。

        但随着贞观四年李恪为质南归,李承乾、李恪、李泰、李佑四位年长些的皇子渐渐长成,大唐的诸位皇子间已经隔阂渐深,如李承乾与李泰虽是一母同胞,但私下已然悄起暗争,至于和李承乾年纪相仿的李恪,便更是如此了。

        李恪虽为庶子,但诸皇子中对李承乾的储位威胁最大、最深的却也是他,甚至就连嫡子李泰也比之不得。

        李恪有大功在身,在朝在野声望隆重,尚在太子李承乾之上,只要李恪尚在一日,哪怕李世民自己没有动过易储之心,李承乾也同样会被李恪压的喘不过气来。

        因为李恪,李承乾不得不小心翼翼,不敢踏错半步;因为李恪,李承乾时常能在耳边听兄不及弟的风闻,叫他面上无光,因为李恪,父皇和东宫的先生也会拿来比较,以此鞭策与他,李承乾知道,现在的他之所以每日如此压抑,都是因为他的那个三弟。

        李承乾也曾想过要同李恪一较高低,但无奈李恪实在是出挑地厉害。论功绩,李恪少年为质,在塞北四载,救关中百姓于水火;论武艺,李恪拜秦叔宝为师,于昆明池春猎中力毙猛虎;论文才,甚至就连父皇的贞观年号都是依李恪之言而定,而那一年,李恪才八岁。

        李承乾与李恪不同,他的太子身份也决定了他做事的方式,他能做的只是在这皇城,在东宫之内规规矩矩地做事,又如何去与李恪一较高低。

        这一切都曾是每日萦绕于李承乾心头,使他挥之不去的阴翳,而现在,这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了。

        因为李恪在淮南失踪,落入萧梁余孽之手,而这些萧梁余孽与大唐有生死之仇,李恪到了他们的手中,岂还有活命的道理?

        李恪若死,那压在他心头那座大山自然而然的也就不复存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