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33章 三尺三寸 (1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王彦去兴元府未返,赵构抓这个机会,从侧面问过岳飞这件事,出乎他的意料,岳飞好像并不知道,康王刚到时曾经观察过王彦,也没什么异样的表现,事情就好办了一半儿。

        西岳大帅的精力好像都放在了那件沙盘上去了,有些爱不释手,没事儿便闷声不响的研究,但说的很少。

        他说的比较多的是佩剑这件事,剑与弯刀不同,各有适用的场合,刀因其有刃面的弧度,最利于拥有速度优势的骑兵使用,在一驰而过中增加与敌军身体的触及面,在马上混战中用剑则会伤腕子。

        赵构没在马上用过剑,更未用剑参与过混战,但他相信岳飞的意见。

        而对于步下军,岳飞说剑就可砍可刺,但剑长以多少为宜?大王要在民间佩剑,一为健体强民,二为应急御敌,但普通民众受的训练少于官军,临敌时执着长一分的兵器便有多一分的胆气,但也不是越长越好,剑太长了又会增加重量影响灵活,不宜超过三尺三寸,否则一着急剑都拔不出。

        剑长三尺三寸,定下来了,刘平叔也认可,但不如岳大帅热心。

        如果非要操办这件事,刘平叔更愿意与尹待檄搭伴,不愿意和岳飞,别看是两位帅臣共事,最后出了事一定是刘平叔的,谁敢弹劾岳大帅,得看看吴贵妃新认的那位干娘,刘平叔得拉上个比自己年纪还老的。

        尹待檄比刘平叔年龄大,是个老文人,身上又无公职只是受康王委托,将来因这件事被临安那些文臣们诟病,谁有胆量就去找康王好了。

        这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因而,刘大帅更关注的是此事的规矩。

        如人人佩剑,见官时摘不摘?若有人执之私斗怎么处置?剑是民铸还是官铸?民铸的话难以保证规格和材质,还有个钱怎么出的事情,平白无故的叫适龄民众多一笔额外开支?官铸的话钱怎么出?

        赵构看出来了,刘平叔不反对民间佩剑,反对的是让他来挂名来搞这件事。

        他林林总总说了这么多意见,既掩饰了他的顾虑,让康王看起来刘大帅也在想事情,又在提示康王,这是个很系统的事情,要慎重,最好由德高望重的尹待檄来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