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22 谁在乎是大清还是大明 (2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当时的北方中国,科举照样,原来的令法照旧,比如大明的那个禁海令,但真的在认真执行。

        新朝新气象嘛,根据历史记载,北方大陆几乎所有州县,清廷往往就派一个或者几个官员过去就接收就可以了,顶多再多打一个平西王吴三桂的旗号,你们想想,如果没有读书人士绅的上下配合与协助,这一切做得到吗?

        不过,对大明而言,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由于后来出了个“跑马圈地”,北方的民变大量出现,难民也很多。

        多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是一度多到动摇满清在北方统治的地步。

        在这个时候,本来南明是有机会翻盘的,但是,当时的南明小朝廷被迷惑得奉行了很长一段“连虏灭贼”的政策。

        讨贼是政治正确,为了坚守这个政治正确,坐看李自成的大顺和张献忠的大西国逐渐瓦解覆灭,白白错过了很多收复失地和巩固江南的时机。

        一句话,那些所谓的大明“遗民”,其实是以读书人为主的,然而到了目前的这个历史阶段,他们再想造大清的反已经已经太晚了。

        不管怎样,如今的大清,已经在中原基本站稳脚根了,哪怕咱们从中横插一杠子也扭转不了大局,这是本人经过深思熟虑后,不得不提醒你们火塘俱乐部的一个根本性意见。

        好了,如今这些都成废话了,反正我们没有赶上那个极为混乱、机会很多的世道,我们也应该明白普通老百姓对大明皇朝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然的话就会闹笑话,我们的策略就会进退失据。

        总之,这个时候的清廷还算高效,也没有什么酷政----除了剃发易服和跑马圈地以外,而且清廷大量使用汉人文人做地方官员,这些文人官员秉承中华儒家传统,鼓励农桑、轻徭役薄赋、维护乡村宗法秩序,贪腐也没有后来那么剧烈,你们想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于土地情结全世界第一的汉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

        对!没错,你说对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