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请先生 六叔公的话还在继续:“这事儿,我们几个老家伙已经商量好了,咱们村里族田的产出,本…… (1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六叔公的话还在继续:“这事儿,我们几个老家伙已经商量好了,咱们村里族田的产出,本来就是用来支撑族里和学堂的用度,原先的王先生讲礼,说因着咱们村给了他遮风避雨的地方,所以不收咱们村里的束脩,族田里的产出也用来交了村子的‘保命钱’。”

        这话说得,下边儿的人都回忆起了不太好的画面,交头接耳愤愤不平。

        “但是,”六叔公提高了声音,“现在,新朝已立,咱们村子安分守己,圣上贤明,地里的产出准许咱们十税一,大家伙只要不是好吃懒做的孬货,地里的产出都吃得饱。族田里的产出除了能给村里的娃子请上个好先生,咱们也能买上几刀新纸,没得日子好过了,还让娃子门拿着小棍在地上划拉。”

        “我同意!”下边有人开口道,他喊出这话,也是心潮澎湃,他家小娃回家,在地上写过三个大字,说那是他的名字,但可惜他看不懂,地上的字儿又不能保存下来,但当时他娃看他那期待的眼神,他还是狠狠地夸了娃。而后,娃子就更爱练大字了。

        想到娃娃每天捡柴割草后,回来都会自觉练字儿,又想到族里请的是个举人老爷来教书,他哪怕是要自家出钱,都要咬紧牙关把娃送进去,都是读书,二大爷能够考上秀才县里安家,自家娃凭什么不可以,更何况如今还是族里出钱,谁不去谁是傻子。

        “六堂叔,我同意,今年春耕,我先忙活咱族田里的事儿。”

        “还有我,我也愿意去族田里干活儿,我家葫芦要入学。”

        “还有我家的。”

        顿时,祠堂门口便成了报名现场。

        一个村子里,情况大多相似,杨家村不是什么遭文曲星青睐的地方,随随便便就能出读书人。但经历过乱世的孩子总会更加懂事儿,他们也没有原来的杨靖运气那么好,有父亲叔伯兄长等撑在他上边儿,使他能够埋头读书,不问世事。

        而村里的孩子,日日都得看着祖辈父辈们辛劳地活下去,乱世穿梭的叛军、流寇都是他们需要面对的危险,饿肚子是他们的常态,这时在他们父辈嘴里,靠读书在县里落户,帮他们跟县令周旋,跟叛军谈判,带他们到外县买粮食的能够天天吃饱饭的二大爷、二祖祖就成了他们眼里崇拜的对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