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章 PD不容易 (3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当拍摄已经进行了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的时候,这其中播出时间能够保证多少?

        这个问题如果等到后期编辑时再考虑就来不及了,必须根据节目的进行状态随时作出判断,然后增加或者保持现有的节目内容或流程。

        否则如果拍摄内容都为不良品,后期编辑时就只能为了保证播出时间而拼凑一些不佳画面,最终导致节目效果下降。

        但谁是最了解一档节目的人?韩国这边的答案估计会出奇一致——总制片人,往往这个职位在国内是由总导演兼任的。

        但在韩国,他们是掌控节目全局的灵魂人物,地位要在FD之上,在国内,歌手的总制片人兼总导演洪大涛,不是歌手红似歌手;

        中国版RunningMan总制片人老余的名字,也随着“撕名牌”的环节渐渐被观众记住。

        其实韩国综艺在创意之初,往往就是一两个人的灵感,这就出现了PD中心制的模式,一档综艺节目从创意开始,是生存还是灭亡全由制作人操控,堪称整个团队的灵魂人物。

        他的麾下,配有FD——之前说的现场执行导演、AD——助理导演。

        除了PD和一部分FD、AD、编剧是电视台台聘外,其他包括照明、VI等工作人员基本都是自由职业者,这就让制作人看起来更像个“包工头”。

        每当一档节目开始筹备,制作人一声呼喊“有工开啦!”,平日歇在家里的小伙伴们便立刻拿上吃饭的家伙上工了。

        比起VJ这种技术活,PD则更考验资历,只有工作5年甚至10年的FD,才有可能担任一档节目的PD。

        再在PD的位置上做出成绩,或者再熬5年以上,才有机会升为电视台里的CP,类似于总监制,负责把关多档节目的创意、制作,就像罗英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