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章 问情 (三 下) (1 / 2)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第一章问情(三下)

        “先把西医的所有手段都使出來,然后我再安排中医。”阎锡山叹了口气,将目光转向昏迷中的赵戴文。

        瘦,离奇的瘦,这位和他并肩奋斗了多年的兄长,此刻干瘦得像一堆枯柴,暗黄色的皮肤下,黑色的血管清晰可见,仿佛全身的血肉都早已被被烧尽了般,此刻只剩下经络和骨头。

        他的血肉是为了晋绥系而耗尽的,而现在的晋绥系,又如此令他失望,想到导致赵戴文吐血的真实原因,一瞬间,素來意志坚定的阎锡山心里竟然涌上了一股浓浓的悔意,但是很快,这股悔意就被他的理智压下去了,从两只眼睛里射出來的目光也变得愈发冰冷。

        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除非自己和赵承绶等人都学赵戴文那样,赤条条來去无牵挂,否则,向日本人妥协就是晋绥系唯一的出路。

        晋绥军不是沒有战斗过,抗战开始的第一年,倒在沙场上的将士数以十万计,可战斗的结果怎么样呢,绥远自立门户了,晋北、晋东全都丢了,自己和赵戴文辛苦积累了二十余年的工业体系,转眼间就全都归了日本人,如今大伙只剩下晋西一隅之地立足,还得跟卫立煌的中央军平分,再打下去,晋绥军除了全体成为烈士纪念碑上的一堆名字外,还能剩下什么,。

        不光晋绥军不行,中央军这三年多來同样是屡战屡败,丧城失地,悬殊的工业与军事力量差距,使得中国军队根本沒有力量反抗,如果不是日本人的兵力有限,而入川的道路又实在艰难的话,恐怕眼下重庆早就插满了日本人的膏药旗,蒋光头和他的黄埔系,也早就转进青海继续去做以空间换时间的春秋大梦了。

        唯一有希望顶住日本人的办法,恐怕就是像八路军那样,把自己变成老百姓的一部分,依靠中国土地的广袤和人口基数的庞大,死拖干耗,直到耗得小鬼子自己坚持不住了,主动撤走,可那样做的话,又拿什么來保证晋绥军的纯粹性,新军的前车之鉴就在那明摆着,采用了八路军那套办法的新军,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就彻底赤化了,司令长官部想安插人手安插不进去,想武力解决,却豁然发现,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几路晋绥军主力,不拿出玉石俱焚的决心,根本不可能将其拿下。

        为什么,阎锡山在夜深人静之时,不止一次扪心自问,自己到底哪里对不起新军,对不起续范亭等人,竟然令他们离开之时如此义无反顾,,答案仿佛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方被洗了脑,疯狂地痴迷于某种信仰,可因为对方掌握了某种理论,自己就只能将辛苦多年打下的基业拱手相让么,凭什么,如果会背几句经文就可以夺人家产的话,那和江湖上四处招摇撞骗的和尚道士有什么区别,,(注1)

        不可能,阎锡山不是赵戴文,绝对不能准许自己花费半生心血打造的晋绥军被人喊几句口号就轻么,等哪天不打仗了,就让宗复去做咱们山西省的教育厅长,以后他的桃李满天下,你一直坚持的教育兴国理念,也能得到推行。”

        “那,那我真的是死而无憾了。”赵戴文被阎锡山给出的“回报”吓了一跳,愣了愣,笑得愈发凄凉,“百川,你公务繁忙,我就不在这里给你添麻烦了,安排辆车,送我回去吧,别因为我的病,耽误了你处理公事。”

        二人合作这么多年,恐怕这次,是赵戴文对阎锡山最客气的一次,客气到让阎锡山根本无法适应,双手握着赵戴文的手,却根本无法将其焐热,也从对方掌心里感觉不到任何温暖。

        他知道这份寒冷來自何处,却根本找不到化解的办法,在病榻旁又站了好一会儿,见赵戴文的双眼又已经合上,只好轻轻叹了口气,松开手,缓缓走向门口,“化之,安排救护车送次垄先生回去,再从安排张子仁医生给他复诊一次,不惜任何代价,也要让次垄先生早日康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