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蜀奇兵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在治理巴蜀的过程中,有二个人是不得不提及的。第一个是王尚,这位追随李原最久的秦军将领,是首任蜀郡郡守,正是在他的强势威压下,蜀郡从由狄人、巴人、羌人还有关中老秦人分割而治的局面,变为秦人、巴人联合占据主导,狄羌人逐渐退居山林的状态,这一征服的过程,虽然是以牺牲狄羌人的利益为代价。但对于秦国来说,却是唯一的选择。

        在民族之间的争斗中,强弱的搭配才是最为合理的,如果两边都很强大,或者实力平均的话。则立即会爆发战乱,从这一点上来看,狄、羌人必须打压,否则的话,这些异族一旦强大起来,就会对秦国的统治造成威胁。

        第二个要大书特书的人。名字很熟悉。

        他就是萧何,汉王刘邦的相国,著名的汉初三杰之一。

        萧何在刘邦兵败之后被秦军俘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位刘邦的好友都意志消沉,即便陆贾等好友相劝。他最终还是决定归隐,只是后来在祭祀过刘邦之后,迫于生计才出任了一地小县的吏椽。

        担任秦国地方官员的这一步跨出之后,以萧何的能力,应付一地的政务自然绰绰有余,而他的考绩也是年年优秀,对于以实绩为晋升提拔标准的秦国官员体系来说。萧何这样的实干人才正是最宝贵的。

        出于对萧何身份上的敏感,就是否越级提拔萧何为一郡郡丞的事情上,丞相陈平和御史丞李政还特意向李原请示过,结果李原的回答是,萧何既然能力优秀,那就放心使用,不用顾虑其他。

        前年春,萧何被任命为蜀相,这是他在罢去汉相职位之后,再一次担任重要官职。这也是他在刘邦势力退出汉中、蜀中之后,又一次回到这里,当然,这一次他的身份已经不一样了。

        萧何在蜀相任上二年八个月,也正是在他的手里。蜀郡的人口、农业生产、手工作坊业还有商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象临邛这样的蜀地小城,已经发展成为了南方的冶炼之都,而蜀都更是因为粮秣连年丰收,而成为秦国著名的大粮仓。

        从关中往蜀中的一路上,秦岭山脉高低起伏,高处的落叶松林、山谷中的绿色乔木、还有不知隔着多少座山峰之后的深山里野兽的咆哮,都让李原有一种穿行在时空遂道中的恍惚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