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二章 诸葛睿智 (1 / 2)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性情敦厚的诸葛瑾亦点头说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奉孝先生之言瑾深有同感!"我不由得哑然失笑:"我等此时乃是为欢迎两位诸葛贤弟来徐州的。各位就不必把话题再纠缠在商身上了!商素知孔明少有大志,各位何不借此良机多多请教?"为了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现在所具有的能力,我自然而然的把已经有些跑题的众人视线又引到了诸葛亮的身上。

        心领神会的郭嘉当然也就来个旧话重提:"适才孔明之言令嘉如醍醐灌顶的猛然醒悟。嘉这里先谢过孔明的提醒!"说完就向诸葛亮抱拳一礼。在诸葛亮宠辱不惊的还礼之后郭嘉续言:"当前蛮胡肆虐并、凉二州。由于地域所限,我等一时很难为家国略尽绵薄之力。思及大汉的疆土遭受蛮胡涂炭、大汉的百姓遭受蛮胡蹂躏心甚凄戚!不知孔明可有对家国百姓略尽绵薄之力之策以教郭嘉?"

        听郭嘉说完后,诸葛亮神情庄重的说到:"当此国难当头之际,我等大汉子孙当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同心合力一致对外。""好!孔明所言亦商之所思也!"我不由自主的出言打断了诸葛亮的话头。接着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歉意的说到:"孔明请续言。"

        诸葛亮接着之前的话头说到:"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成大事者当利用一切的机会,以引导事态向有利于家国、百姓和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无敌侯传檄天下之所言亮就深以为然。水无常形,事无常态;徐州能否出兵往援则还要看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才能确定。想来并州之局已可维持现状,以吕布多年同蛮胡周旋的经验,维持在不胜不败当能做到。而曹操忌于天下人悠悠之口,亦不会在吕布背后下手;何况尚有无敌侯陈重兵于箕关之外相胁,而曹孟德亦乐于静观世仇吕布与蛮胡拼个两败俱伤也!……"

        诸葛亮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凉州之局则不容乐观。很难说马腾和韩遂能起多大的作用?蛮胡中人亦不乏智谋之士,对其二人必会多加防范,亦有可能出现意外之变故?而孙策据守三关则更难以高枕无忧!且不言孙策能否拼尽全力来为曹操作嫁;就其孙策本身根基尚不稳固、新成之军战力堪忧,就难以阻挡蛮胡二十万铁骑的狂攻;三关之失则就在眼前。那时,如孙策退居汉中,曹操就会直接面对蛮胡的攻击。而到那时,无敌侯的机会也就到来了!从前次无敌侯的只言片语中亮亦能测知无敌侯之意:选一上将率大军借道三辅,倾全力痛击蛮胡;借追剿之机进入凉州,并趁势而取之。

        然亮尚有数言忠告无敌侯:其一,亮知徐州人才辈出。然大军统帅必选一稳重坚忍之人,其作用首先是要击退蛮胡。当然,不能打败蛮胡一切均要免谈了,那也将会使无敌侯的声望大大受损。其击败蛮胡之后,还要担负起趁机功取凉州的重责。在孤军奋战的条件下,预定的战略目的能否成功实现?统帅的智谋与坚韧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二,亮知无敌侯凭籍强横的武力有亲历战阵的习惯。然此次征战决不可亲自统军!如无敌侯亲自统军攻入凉州之后,可以想见曹操很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把无敌侯绞杀在凉州、致使无敌侯所辖之数州因无主而内乱。而无敌侯稳居于徐州,曹操就会摄于无敌侯的威胁而缩手缩脚,对攻取凉州也大为有利。其三,所谓借事取势,把既得利益最大化。无敌侯亦可利用此机威压袁绍,尽快解决北方的威胁,以免有百年底蕴的袁氏死灰复燃。"

        待诸葛亮说完,郭嘉接口衷心的赞叹道:"勿怪主公言子瑜之弟乃当世绝才。此言不虚也!孔明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所言,与主公所预作的布置几无毫厘之差。令嘉叹为观止!如此之才,当世何人可匹?"

        我摇着头叹息道:"商与孔明相比亦相差不可道计!商是身在局中,对大局的了解要多过孔明十倍百倍。故而,才能随机而断。而孔明则仅是凭着只言片语的道听途说,就把商预布的尚未到实施之时的各种伏笔都大白于天下矣!商大有让孔明剥光了身子、置于街市无法遁形之感!孔明之智几近于妖矣!"为了笼络住诸葛亮,就要毫不吝的惜恭维他。也就多浪费点口水罢了。又没有其他的损失不是?

        不过,诸葛亮要是能被几句好听的话就给糊弄住,那也就不是他了。外貌飘逸、俊朗的诸葛亮正色的说到:"无敌侯和奉孝先生谬赞矣!亮只是就大势之可能变化纸上谈兵而已。其结果如何尚未定也,何况无敌侯对此早已有了万全之准备。亮与无敌侯谈笑间可令数十万强敌灰飞烟灭的伟业丰功相较,实乃蝼蚁与大象之比微不足道也!"

        其实,前面诸葛亮对形势的一切推断也都是其真实的看法和评价。即使其不想为我所用,在我与郭嘉这两个明白人面前,藏拙倒会引来麻烦。既然其来到了徐州,也就怀有了大部份要入仕徐州的意思,莫不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引起我对他的重视。至于原来的轨迹中其侍刘而未侍曹,究其原因也无外乎是其没有侍曹的机会罢了。没有机会引起曹操的重视,他只能是从底层干起,想一步登天必然是难上加难!

        深层次的探讨一下诸葛亮这个人的个性,其实其也是高傲得眼高于顶;也只是由于内敛的个性才使其不像周瑜表现得那么明显而已。否则,原历史其死后蜀汉又安能出现无人可以担纲的局面?说白了,其实就是其过于强势的压制的结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