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四十六章 示敌以弱 (3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话看似颓丧,却也并非一味的妄自菲薄。

        高句丽雄霸远东,的确算是一等强国,且已经由游牧民族渐渐转向农耕民族,假以时日,纵然不能与大唐平起平坐,却绝对会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寻常时候还好,一旦大唐内部发生动荡无暇外顾,高句丽人趁势突破长城要塞入寇中原绝非痴人说梦。

        只不过高句丽再是在军事上强悍,却也难掩其经济落后的事实,半农耕半游牧的生存态势使得国家税收无法掌控。

        中原王朝修筑长城的历史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镐京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长城的烽火台。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倾全国之力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自秦以后,历朝历代都对长城加以扩充也修缮,蜿蜒耸立在崇山峻岭之中抵御北方胡族不能牧马南下的长城,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

        高句丽倒是也想将自己的长城犹如中原王朝那般修得雄壮坚固矗立山巅,成为帝国边疆敌骑不可逾越之天堑,奈何国力有限,国家财政根本经不起那么造……

        只能退而求其次,以一座座山城连成一线,相互依托、互相支援,凭借地利紧扼住各处交通要隘,希望能够抵御唐军的凶猛攻击。

        然而就眼下的战局来看,高句丽显然是想多了……

        次子渊男建蹙眉,对于父亲这种“灭自己威风”的做法有些不满,忍不住道:“父亲此言差矣,唐军固然来势汹汹,但当年大隋又何曾不是如此?辽东地域广袤,山岭纵横、河谷密布,地势对于大兵团作战的唐军十分不利,使其很难发挥兵力优势。加上高句丽上下一心,誓死抵御外侮,胜败尤未可知。”

        渊盖苏文淡淡的瞅了自己的次子一眼,没有言语。

        真是个蠢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